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音乐“活化石”南音在厦传唱不息 成为海内外的情感纽带 南音《文姬归汉》剧照 正文

音乐“活化石”南音在厦传唱不息 成为海内外的情感纽带 南音《文姬归汉》剧照

来源:蔚然成风网编辑:娱乐时间:2024-05-18 23:33:19

  南音《文姬归汉》剧照。活化石图片 厦门市南乐团供图

  【非遗名片】

  南音 ,音乐亦名南乐 、南音内外时时彩白菜论坛【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南曲、厦传息成南管、为海弦管 、情带郎君乐等 ,感纽主要流行于我国泉州 、活化石厦门 、音乐漳州和港澳台地区 ,南音内外以及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厦传息成2006年  ,为海由厦门市南乐团和泉州市艺术馆联合申报的情带南音项目,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感纽2009年 ,活化石南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创新举措”】

  2022年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与厦门市南乐团合作 ,时时彩白菜论坛【Aurl:www.8233066.com】送888元设立“南音传承与保护虚拟现实”项目,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进行南音表演,为福建省传统戏曲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首次结合 。项目对乐器 、建筑模型进行二次创作 ,填补了南音虚拟现实技术的空白。通过该项目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南音 ,实现“人机”互动 。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叶子申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陈心晖)近日 ,厦门市南乐团出品 、演出的南音《文姬归汉》入选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并在上海宛平剧院连演两场 ,展现了中国气派的新“国潮”。这也是厦门舞台艺术作品首次入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南音《文姬归汉》取材自中国历史故事和《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文学名篇 ,以女诗人蔡文姬的生命苦旅和对华夏文化的坚守,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和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

  南音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她”非常古典 ,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然而 ,“她”不仅没有被历史的车轮碾作尘泥,反而植根在民间土壤中生生不息。本期 ,我们为您讲述南音在厦门的发展故事 。

  名家辈出 ,让南音在鹭岛持续唱响

  清中期以来 ,随着厦门港贸易的发展,厦门也成为南音的发展和传播中心,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南音名师,包括林祥玉、林霁秋 、纪经畝等 。

  林祥玉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生于厦门,大半生都在从事南音教学。他于花甲之年编印的《南音指谱》,为近代南音的传承立下不朽功业。

  林霁秋出生于1869年 ,世居厦门  。他从33岁起专心研究泉南古曲,后来编撰了《泉南指谱重编》这一鸿篇巨制 ,填补了近代中国南乐史上的空白 。

  纪经畝被誉为“一代南音宗师”。他于1900年生于厦门同安 ,当过挑工 、船工,跑过单帮 。他热爱南音,四处拜师学艺,磨炼出了精湛的技艺 。他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写出了《北国风光》《迎龙小唱》《蝶恋花·答李淑一》等500多首新曲,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近代以来 ,厦门南音界还涌现出了陈万舍、陈美贤、黄韵山、白侃等艺术家 。他们通过不断继承传统 ,积极创新 ,让南音在厦门很好地传承发展 。

  近年来 ,得益于厦门市大力发展和保护闽南非遗文化,南音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传承人 。其中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吴世安、王秀怡,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胡明炮(已故) 、谢国义、王小珠 、王安娜、卓圣翔(台胞)、林素梅(台胞)、罗纯祯(台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陈美瑜、洪金龙等 。

  如今 ,一批90后、95后年轻人开始在南音舞台上崭露头角 ,成为厦门市南音的新生力量。

  社团涌现,厦门南音逐渐盛行

  南音是厦门两个世界级非遗之一 ,起源可追溯至唐。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在《厦门南乐的兴起与发展》中提到 ,明末清初 ,南乐传入厦门,并逐渐盛行  。据考证  ,厦门最早的南乐社团组织是清道光中叶(1821年-1850年)的“金华阁” 。之后,“安同阁”“集元堂”“锦华阁”等曲馆相继成立  。

  现存的“锦华阁”位于思明北路的曾姑娘巷 ,面积不大,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雅阁 。据“锦华阁”南乐社副主任王小珠介绍 ,该社成立于1866年  。

  成立于1954年的厦门金风南音社(现厦门市南乐团)  ,是厦门市第一个由政府拨款和管理的专业艺术演出团体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名家。

  目前 ,厦门注册登记的业余南音社团有二三十个 。社团成员活跃在基层,积极传播南乐、普及南音。每当明月高悬,在鹭江边、在民宅院落里  、在树荫下 ,便会传出悠悠南音 。

  传唱不息,成为海内外的情感纽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厦门以南音为载体,在与海内外交流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例如,举办“厦门南音大会唱”“中秋南音同乐会”等 ,吸引了海内外一批弦友共聚一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厦门市南乐团自成立以来 ,就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与中国台湾、香港  ,以及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弦友交流技艺。厦门的一些社会团体,如同安“银安堂”曾赴印尼参加世界南音联谊会大会唱 ,“锦华阁”南乐社也多次赴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 、菲律宾等地进行南音交流。

  定居在厦门的南音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素梅 ,20多年来频繁往返于海内外参加南音交流活动。“南音乡音缭绕,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心中永难忘怀  。”她说。

  目前,台湾地区的南音社团有不少 ,主要分布在台北、高雄、基隆、台南等地 。菲律宾 、马来西亚拥有一批南音社团  。印度尼西亚则成立了“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多次率团回福建参加国际南音大会唱  。新加坡也有多个比较活跃的南音社团,如湘灵音乐社 、传统南音社、城隍艺术学院南音乐团等,大家在轻弹慢唱中植入绵绵的中华情愫 。

0.1658s , 13455.0625 kb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音乐“活化石”南音在厦传唱不息 成为海内外的情感纽带 南音《文姬归汉》剧照,蔚然成风网  

sitemap

Top